声明

本文是学习GB-T 29260-2012 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 而整理的学习笔记,分享出来希望更多人受益,如果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网屏编码防伪技术的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印刷介质上的信息隐藏产品,以及具有浮字或沉字,禁止复印,追踪和自动读取功能
的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可实现防伪识别的移动通讯(手机)终端、照相机和影

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

本标准也适用于票据与标识数字化防伪以及印刷多媒体,具有防伪功能的证明文件、证书(件)和

票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05 平版装潢印刷品

GB/T 7706 凸版装潢印刷品

GB/T 7707 凹版装潢印刷品

GB/T 17004 防伪技术术语

GB/T 17497 柔性版装潢印刷品

GB/T 19425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 22258 防伪标识通用技术条件

CY/T 49.1 商业票据印制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

CY/T49.2 商业票据印制 第2部分:折叠式票据

CY/T 49.3 商业票据印制 第3部分:卷式票据

CY/T 49.4 商业票据印制 第4部分:本式票据

3 术语和定义

GB/T 17004、GB/T 19425 和 GB/T
2225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网屏编码 screen code

具有印刷网屏特性的以及几何学或物理学分布的光学可读性图形编码。

3.2

网屏网点 screen dot

构成网屏的最小单位的点阵。

3.3

网屏网点的点 dot

构成网屏网点的最小单位的点。

GB/T 29260—2012

3.4

网屏网点面积 screen dot area;SDA

网屏网点最大围成的面积。

3.5

网线角度 screen angle

网线中心连接水平线的角度。

3.6

浮字或沉字功能 function by embossing or
shading

具有隐形文字或标记的底纹,可在复印件上显现,用于区分原件与复印件。

3.7

禁止复印功能 copy prohibition function

以网屏编码信息隐藏为手段,在复印机上所达到的防止非法复印的效果。

3.8

追踪功能 tracking function

针对印刷文件实施追踪文件来源,以及文件过程管理。

3.9

自动读取功能 automatic reading function

将埋有信息的印刷介质文件,通过复印机(扫描仪)自动输入到计算机中。

3.10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anti-counterfeiture
function of screen code reading by mo-

bile phone

通过手机识别埋在印刷介质中的网屏编码防伪信息,网络信息。

3.11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anti-counterfeiture function of
screen code reading by scanner

通过扫描仪识别埋在印刷介质中的网屏编码防伪信息,追踪信息,禁止复印信息,自动读取信息。

3.12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anti-counterfeiture function of screen

code reading by cameras or image sensor
modules

通过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识别埋在印刷介质中的网屏编码防伪信息,追踪信息。

3.13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anti-counterfeiture function of
digitization based on screen code

通过具有可抗高精度扫描以及可抗人为介入抠像的网屏编码,实现的数字化防伪。

3.14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 anti-counterfeiture function of
multimedia printing

针对印刷介质所实现的多媒体播放,以及防伪信息显示。

4 分类

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按其产品应用划分为六类;按其防伪功能分为九种;再按其适用的载体(设备、仪

器)分为十二种。见表1。

GB/T 29260—2012

1 网屏编码防伪技术分类

序号

产 品 种 类

防伪功能

适用的载体(设备、仪器)

1

具有防伪功能的打印机、复印机及

一体化机

1) 浮字或沉字功能;

2) 禁止复印功能;

3) 追踪功能;

4) 自动读取功能

1)打印机;

2) 复印机

2

具有防伪功能的移动通讯(手机)

终端

5)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

别防伪功能

3)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

3

具有防伪功能的扫描仪

6)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4) 扫描仪

4

具有防伪功能的照相机和影像模

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

7)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

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5) 照相机;

6) 专用读取装置

5

具有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的

产品

8)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7) 防伪票据;

8) 防伪标识;

9) 防伪商品券;

10) 防伪证书(件)

6

具有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的产品

9)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

11)点读笔;

12) 相关多媒体印刷物

5 要求

5.1 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化机防伪功能

5.1.1 浮字或沉字功能

5.1.1.1 网屏编码浮字或沉字点阵形式

5.1.1.1.1 浮字或沉字点阵的尺寸

浮字点阵的尺寸FDs 为0. 16(1±10%)mm, 点阵间隔FDi 为0.33(1±10%)mm;
沉字点阵的尺寸

CDs 为0.042(1±10%)mm, 点阵间隔CDi 为0. 12(1±10%)mm。 如图1所示。

style="width:4.11389in;height:3.43333in" />style="width:0.32002in;height:0.27324in" />

1 浮字或沉字点阵的尺寸与间隔

5.1.1.1.2 浮字或沉字点阵的网线角度

浮字或沉字点阵的网线角度为45°。如图2所示。

GB/T 29260—2012

style="width:3.91996in;height:3.39328in" />

2 浮字或沉字点阵的网线角度示意图

5.1.1.2 浮字或沉字功能指标

浮字或沉字底纹功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浮字或沉字功能指标

浮字或沉字功能

指 标

备 注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见5.1.1.1.1及5.1.1.1.2

底纹反射密度值的一致性

浮字底纹或沉字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的比值为1,误差±20%

浮字或沉字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浮字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

板密度值对比在0.13~0.28范围

浮字或沉字的复印效果

通过目视观察,判定级别:≥3级

浮字或沉字的复印效果级别按以下5级判

定,5级最高,1级最低。

5级:可非常清楚地观察出浮字或沉字的

复印效果无背景干扰;

4级:可清楚地观察出浮字或沉字的复印

效果,稍有背景干扰;

3级:背景干扰较严重,但可以观察出浮字

或沉字的复印效果;

2级:背景干扰严重,浮字或沉字的复印效

果模糊可见;

1级:背景干扰严重,浮字或沉字的复印效

果不明显

浮字或沉字的隐形性效果b

通过目视观察,判定级别:≥3级

浮字或沉字的隐形性效果级别按以下5级

判定,5级最高,1级最低。

5级:完全观察不出;

4级:通过改变方向等,专业人员仔细观看 才能稍微观察出,而非专业人员观察不出; 3级:专业人员可直接观察出,而非专业人

员通过仔细观察才能观察出;

2级:非专业人员可直接观察出;

1级:非专业人员可容易观察出

"浮字或沉字的复印效果"的指标应是属于针对人为视觉效果的评测,应根据人为直观的5种不同的结果做出 结 论 。

b"浮字或沉字的隐形性效果"的指标也应是属于针对人为视觉效果的评测,这里还应同时依据专业人员与非专

业人员的视觉效果的5种不同的结果做出结论。

GB/T 29260—2012

5.1.2 禁止复印功能

5.1.2.1 网屏编码禁止复印点阵形式

网屏编码禁止复印点阵形式由45°排列的4个点组成,以75 dpi
以上图像精度实现禁止复印功能。

点阵尺寸PDs 为0.42(1±10%)mm, 间隔PDi 为1. 1(1±10%)mm。 如图3所示。

style="width:4.13346in;height:3.37986in" />

3 网屏编码禁止复印点阵形式示意图

5.1.2.2 禁止复印功能指标

禁止复印功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3 禁止复印功能指标

禁止复印功能

指 标

点阵分布

5.1.2.1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A4、B5纸:≤2/3

禁止复印文件的识别率"

≥95%(任意角度)

非禁止复印文件的误识率b

≤0.5%

禁止复印功能的响应速度

≤1S

禁止复印文件的识别率是指将埋有禁止复印网屏编码的不可复印文件正确识别出的概率值。

非禁止复印文件的误识率是指将没有埋入禁止复印网屏编码的可以复印的文件误识别为禁止复印文件造成误

识别的概率值。

5.1.3 追踪功能

5.1.3.1 网屏编码的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

网屏编码的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分为:集中分布点阵与分散分布点阵。其分别对应追踪或认证信

息"1"或"0",以图4所示的排列形式构成底纹。

其中:(a)为集中分布点阵形式,即AM 调幅网屏, 一个点的尺寸 AM,
为0.084(1±10%)mm;(b) 为分散分布点阵形式,即 FM 调频网屏,FM、
为0.042(1±10%)mm, 分散分布点阵形式的点阵的间隔 FM;为0.084(1±10%)mm。

style="width:1.58671in;height:1.51338in" />style="width:1.60008in;height:1.51316in" />style="width:1.60008in;height:1.52658in" />class="anchor">GB/T 29260—2012

style="width:7.46667in;height:3.64653in" />style="width:0.12004in;height:0.1067in" />

4 网屏编码的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示意图

5.1.3.2 网屏编码的相位调制点阵形式

a)
每一个网格代表一个网点的位置,由3×3共九个网格组成一个网点,表示一个数据。根据网

点的点的位置不同来分别表示4进制的4个数值。如图5所示。

图 5
中(a)~(f)共6组点阵描述,分别表示定位点、方向点及0~3多比特信息(Multi
Bit),即: (a)表示数据"0";(b) 表示数据"1";(c)表示数据"2";(d)
表示数据"3";(e) 表示定位点;(f)表

示方向点。多比特网屏编码见附录 A。

图5中"501"为两比特网屏编码的一个网点的表示方法;"502"为信息网点的点;"503"为一个

网点尺寸的表示范围。按照印刷网屏理论,网屏网点的间距要大于或等于网点的大小。

style="width:4.50666in;height:1.51352in" />

(a) (b) (c)

style="width:1.59331in;height:1.51998in" />

(d) (e) (f)

5 网屏编码的相位调制点阵形式示意图

b) 按图5网点旋转45°可构成网线角度为45°的网屏编码。如图6所示。

图6中"601"为两比特网屏编码的一个网点的表示方法;"602"为一个网点的点;"603"为一个
网点尺寸的表示范围。每一个网格代表一个网点的位置,由3×3共九个网格组成一个网点,

表示一个数据。根据网点的点的位置不同可分别表示4进制的4个数值。

图 6
中(a)~(f)共6组点阵描述,分别表示定位点、方向点及0~3多比特信息(Multi
Bit), 即 :(a)表示数据"0";(b) 表示数据"1";(c)表示数据“2”;(d)
表示数据"3";(e) 表示定位点;(f)

表示方向点。多比特网屏编码见附录 A。

网屏编码的数据校验也因其具体用途,代码形式,印刷精度以及识别器的不同而异。作为多
媒体印刷以及防伪应用中网屏编码只需要校验功能即可,作为大量信息埋藏时,可通过
RS 纠

错的方法对埋入的信息进行纠错处理。网屏编码校验方法见附录 B。

GB/T 29260—2012

style="width:7.42661in;height:3.43992in" />

6 网线角度为45°的网屏编码示意图

5.1.3.3 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结构

a) 3×3 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

1)
3×3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示意见图7。按图7网屏编码网点,可构成3×3点阵信
息模组,该信息模组是用3行3列网点组成的。

图7中"701"表示一个网屏编码网点;"702"表示信息网点的点;"703"涂有灰色的小区表
示信息网点的点可以分布的位置;W 表示网点的宽度;Wn₂ 表示网点的高度;I
表示网

点间的水平间距;Io₂ 表示网点的垂直间距。

网点S,S 是垂直定位点阵;S3,S 是水平定位点阵,除了S
点是在左边外,其余的垂

直定位点阵以及水平定位点阵的点均在中心分布。 S₃
点可表示网屏编码的方向。

网点 Sn,Si2,S₂ 以及S₂
是信息点阵,每一信息点在四个方向上表示2比特信息,4个信

息点阵可以表示8个比特的信息。

3×3隐形码中S 点表示该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方向,若干个具有与 S
点相同的网屏编

码信息模组可拼凑成信息量更大的网屏编码。

style="width:5.49329in;height:4.8466in" />

7 3×3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示意图

2) 可构成网屏编码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示意见图8。 S
网点的点是在网点的右边,表示这
个3×3点阵为起始或终止网屏编码信息模组。可同图7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构成可变

长的代码,以适于各种场合的应用。

GB/T 29260—2012

style="width:5.13992in;height:4.59338in" />Sn S₁2 S₁8

S₂i S₂2 Sz₃

S₃1 Ss₂ S

8 可构成网屏编码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示意图

3) 由3×3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组成的9×9点阵的网屏编码示意见图9。

图9中"900"表示一个由3×3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构成的9×9点阵的网屏编码;"901"
为网屏编码的初始间隔标记;"902"为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终止间隔标记。由此可构成由

n×n 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所组合成的可变长网屏编码。

style="width:7.45996in;height:5.1799in" />

9 由3×3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组成的9×9点阵的网屏编码示意图

b) 4×4 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

1)
4×4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示意见图10。按图10网屏编码网点,可构成4×4点阵
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该信息模组是用4行4列网点组成的。

图10中"1001"表示一个网屏编码网点;"1002"表示信息网点的点;"1003"涂有灰色的小

区表示信息网点的点可以分布的位置;W₁oo 表示网点的宽度;Wm2
表示网点的高度;I1

表示网点间的水平间距,I02 表示网点的垂直间距。

网点S,S₂ ,S₃ 是垂直定位点阵;S,S₂ ,S
是水平定位点阵。垂直定位点阵以及水平

定位点阵的网点的点均在网点的中心分布,表示网屏编码的方向,以及起始与终止标记
S
网点的点。如果是在网点的左边表示这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为一般的模组;如果是在

网点的右边表示这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为起始与终止模组。

网点S,S₂ ,S₃ ,S₂ ,S₂,S,S,S 以及 S 是信息点阵,每一信息网点的点可在网点的

四个角上分布,可表示2比特信息,9个信息点阵一共可以表示18个比特的信息。

GB/T 29260—2012

style="width:5.31991in;height:4.23984in" />

图10 4×4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结构示意图

2) 网屏编码可以由任意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中“1100”表示一个由3×3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组成的12×12点阵的网屏编码;
"1101"的基准点阵设置在右方,表示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初始间隔标记;"1102"的基准点
阵也设置在右方,表示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终止间隔标记;其他基准点阵均在网点的左

方。由此可构成由 n×m 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所构成的可变长网屏编码。

style="width:6.74in;height:5.88676in" />

1 1
由3×3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组成的12×12点阵的网屏编码示意图

c) 6×6 点阵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结构

1)
按图5的网屏编码网点还可构成图12的信息模组,该信息模组是用6行6列网点组成
的,信息模组相邻的网点形式循环分布构成循环代码,即读取同代码值的任意6行6列网
点都可识别出代码的码值。"1201"表示一个网屏编码网点;"1202"表示信息网点的点;
“1203”涂有灰色的小区表示信息点阵可以分布的位置;W₂o
表示网点的宽度;W₁2 表示
网点的高度;I₁201表示网点间的水平间距;I1202表示网点的垂直间距。

网点Sa,S₂ ,S3,S,S 是垂直定位点阵;S4,S₄ ,S₃ ,S,S 是水平定位点阵。垂直定

位点阵与主水平定位点阵相同,网点的点均在网点的中心分布。网点 S
表示方向基准,

网点的点分布在网点的左侧。

GB/T 29260—2012

网点Sn,S₂ ,S3,Ss,S₆ ,S₂ ,S₂ ,S,S,S,S,S,S,S,S₆ ,S,S,S,S,S,

Ss,S₂ ,S,Ss,S,S₆ ,S₆ ,Ss₃ ,S 及 S
是数据信息点阵,可表示50个比特的信息。

<img src="https://ab.github5.com/GB_9_21_file_path/1124474312f5dbc4/media/image22.jpeg"

style="width:5.1533in;height:4.93988in" />20 120.

style="width:0.29327in;height:0.5599in" />

S₂5

1202

1201

1203

1 2 由6×6点阵构成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示意图

2)
图13是网线角度为45°的6×6点阵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该模组虽然由11行11列网

点排列而成,实际上仍然是由36个点阵构成一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

style="width:6.63333in;height:5.74662in" />S15

S61

s

S65 S58

S₆6

图13 网线角度为45°的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示意图

5.1.3.4 网屏编码相位调制点阵参数的设定

a) 图5规定,设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为 DUS,
按公式(1)计算网屏编码网

点尺寸 SCS, 误差±10%:

SCS=Hsps=Wsps=6DUS ………………………… (1)

式中:

SCS ——网屏编码网点尺寸,单位为毫米(mm):

Hsps—— 网屏编码网点长度,单位为毫米(mm);

GB/T 29260—2012

Wsns—— 网屏编码网点宽度,单位为毫米(mm);

DUS—— 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单位为毫米(mm)。

b) 实际网屏编码网点中点的尺寸 SDS, 如图14所示。

style="width:4.07997in;height:3.4199in" />

图14 网屏网点的点所能分布的范围示意图

按公式(2)计算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尺寸 SDS, 误差±10%:

SDS=H₄=Wa=H.=W 。=H;=W;=DUS ………………… (2)

式中:

SDS——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尺寸,单位为毫米(mm);

Ha——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Wa-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 ——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边缘高度,单位为毫米(mm);

W。 —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边缘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 —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垂直间隔,单位为毫米(mm);

W -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点的水平间隔,单位为毫米(mm);

DUS—— 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单位为毫米(mm)。

c) 按公式(3)计算网屏网点的面积SDA:

SDA=Hsps×Wsps=36DUS … …………………… (3)

式中:

SDA—— 网屏网点的面积,单位为平方毫米(mm²);

Hsos—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高度,单位为毫米(mm);

Wsos—— 为网屏编码网点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DUS— 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单位为毫米(mm)。

d) 一个网屏网点的面积即是一个单位面积。埋入信息的密度DLL
越大,即在相同印刷媒体上通

过印刷所能记述的信息量就越大。

按公式(4)计算网屏编码埋入信息的密度DLL:

DLL=2 Bit/36 Grid=0.056 (4)

式中:

DLL—— 网屏编码埋入信息的密度;

Bit — 计算机信息单位,单位为比特;

Grid— 一个网格的数量,单位为个数。

e) 网屏网点的点密度DSD
值越小,信息埋入到印刷图像中对图像的影响就越小。 一个网屏编码
与普通二维条码所不同的概念是对单位面积上的印刷媒体,用最小的网屏网点的点密度

DSD, 获取最大的信息密度 DLL。

GB/T 29260—2012

按公式(5)计算网屏网点的点密度 DSD:

DSD=1Dot/36 UnitGrid=0.028 (5)

式中:

DSD —— 网屏网点的点密度;

Dot —— 单位网点中点的尺寸;

UnitGrid— 单位网格尺寸。

f) 埋入信息的密度比RDL
含义为一个网屏网点的点所能记述信息的量。其数值越大,记录的信

息的容量就越大,网点灰度值就越小。

按公式(6)计算埋入信息的密度比RDL:

RDL=DLL/DSD=2

式中:

RDL—— 埋入信息的密度比;

DLL—— 网屏编码埋入信息的密度;

DSD—— 网屏网点的点密度。

g) 网屏编码网点的间隔尺寸,如图15所示。

………………………

(6)

style="width:5.61995in;height:4.84in" />

图15 网屏编码网点的间隔尺寸示意图

1) 按公式(7)计算网屏编码网点的中心间隔尺寸 DCI, 误差±10%:

DCI=I1501=Ii502≥6DUS ………………………… (7)

式中:

DCI — 网屏编码网点的中心间隔尺寸;

Iso1 — 网点的水平中心间隔;

I502 — 网点的垂直中心间隔;

DUS—— 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单位为毫米(mm)。

2) 按公式(8)计算网屏编码网点的间隔尺寸 DIS, 误差±10%:

DIS=Di50=D⁵02≥3DUS (8)

式中:

DIS — 网屏编码网点的间隔尺寸;

D5o₁—— 网屏编码网点的水平间隔尺寸;

D152— 网屏编码网点的垂直间隔尺寸;

DUS—- 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单位为毫米(mm)。

GB/T 29260—2012

5.1.3.5 追踪功能指标

追踪功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4 追踪功能指标

追踪功能

指 标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或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调幅与调频点阵

分布按图4,相位调制点阵分布按图5~图15及公式(1)~公式(8)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30字节

信息埋入载体

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以及印刷文档

信息内容

信息包括:年、月、日的打印日期,计算机用户名,打印机型号等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A4、B5纸:≤2/3可识读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表B . 3,为A级

5.1.4 自动读取功能

自动读取功能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5 自动读取功能指标

自动读取功能

指 标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或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调幅与调频点阵

分布按图4,相位调制点阵分布按图5~图15及公式(1)~公式(8)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2000字节

信息埋入载体

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以及印刷文档

信息内容

信息包括:年、月、日的打印日期,计算机用户名,打印机型号,证书证

件内容以及各种文档信息等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A4、B5纸:≤7/8可识读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表B . 3,为A级

5.2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应符合表6规定。

GB/T 29260—2012

6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指 标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或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调幅与调频点阵

分布按图4,相位调制点阵分布按图5~图15及公式(1)~公式(8)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6字节

信息埋入载体

彩色图像、单色图像

信息内容

连接网络的地址,防伪信息等

最小可承载有效信息的图像尺寸

≥(9 mm×12 mm)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表B . 3,为A级

5.3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应符合表7的规定。

7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指 标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或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调幅与调频点阵

分布按图4,相位调制点阵分布按图5~图15及公式(1)~公式(8)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500字节

信息埋入载体

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以及印刷文档

信息内容

文字、图形、声音等数字信息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A3,A4,B5纸:≤7/8可识别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表B . 3,为A级

5.4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应符合表8的规定。

8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指标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

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指 标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或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调幅与调频点阵

分布按图4,相位调制点阵分布按图5~图15及公式(1)~公式(8)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08~0.12范围

GB/T 29260—2012

8 ( 续 )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

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指 标

最小信息埋藏量

≥6字节

信息埋入的载体

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以及印刷文档

信息内容

票据信息、标识信息、证书(件)等防伪信息

最小可承载有效信息的图像尺寸

≥3 mm×4 mm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表B.3,为A级

5.5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5.5.1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的点阵构造

在图5所示的可分别表示信息0~3相位调制的网屏编码(a)~(d)
中,按图16所示,在网点"1601"
中增加一个防伪点"1603",这里,设可记录信息的信息点"1602"为含碳的油墨所印刷,该油墨为黑色、浅
色或无色;防伪点"1603"是用与信息点"1602"颜色及形状近似,但为不含碳的油墨所印刷,且防伪点在
一个完整的网屏编码中可以同所有的或个别的网点通过加密算法随机的与任意网点中的信息点匹配, 即可构成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的点阵结构,可达到防止高精度扫描复制,以及防止高精度扫描人为抠像

复制等防伪效果。

style="width:1.82664in;height:1.5334in" />style="width:1.79328in;height:1.47334in" />style="width:2.96668in;height:1.6467in" />(a)1603 (b) {c)

style="width:6.70665in;height:1.49336in" />

(d) (c) (D)

1 6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点阵结构示意图

5.5.2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指标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指标应符合表9的规定。

9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指标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指 标

备 注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点阵分 布按图5~图15及公式(1)~

公式(8)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

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 板密度值对比在0 .08~0 . 12

范围

GB/T 29260—2012

9 ( 续 )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指 标

备 注

信息点与防伪点之间的图像颜色

与色差

两个被测图像的LAB值的比值

约等于1,误差≤20%

最小可读出十进制防伪代码的

位数

≥14位

防高精度扫描复制

级别为:5级

防高精度扫描复制级别按以下5级判定。

5级最高,1级最低。

5级: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通过

高精度扫描仪扫描制版不能直接复制。

4级: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有可 能但不容易通过高精度扫描仪扫描制版直 接复制,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且具有印刷知 识的专业人员,不能通过高精度扫描仪扫描

制版直接复制。

3级: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比较 容易通过高精度扫描仪扫描制版直接复制, 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且具有印刷知识的专

业人员,有可能但不容易通过高精度扫描仪

扫描制版直接复制。

2级: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且具有印刷知识 的专业人员,比较容易通过高精度扫描仪扫 描制版直接复制。对非印刷专业人员,不能

通过高精度扫描仪扫描制版直接复制。

1级:对非印刷专业人员,有可能但不容易通

过高精度扫描仪扫描制版直接复制

静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抠像b (防止通过高精度扫描,将图像放大 通过人工介入的方法将网屏编码网

点抠出,达到非法复制的目的)

级别判定:≥4级

静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抠像级别按以

下5种级别判定。5级最高,1级最低。

5级: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不能

正确抠像。

4级: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有可 能但不容易正确抠像,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

且具有印刷知识的专业人员,不能正确

抠 像 。

3级: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比较 容易正确抠像,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且具有 印刷知识的专业人员,有可能但是不容易正

确抠像。

2级: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且具有印刷知识 的专业人员,有可能正确抠像。对非印刷专

业人员,不能正确抠像。

1级:对非印刷专业人员,有可能但不容易正

确抠像

GB/T 29260—2012

9 ( 续 )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指 标

备 注

动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抠像

(防止通过高精度扫描,将图像放大 通过人工介入的方法将网屏编码网

点抠出,达到非法复制的目的)

级别判定:≥3级

其级别判定同"静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

抠像级别”的判定方法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表B . 3,为A级

印刷质量

平板印刷品按GB/T 7705、凸版 印刷品按GB/T 7706、凹版印刷 品按GB/T 7707、柔性版印刷品 按GB/T 17497和票据印刷品按

CY/49.1~49.4进行

"防高精度扫描复制"指标标志抗击通过高精度扫描仪复制的方法对数字化防伪票据或标识进行伪造的强度。 为量化这种强度,通过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具有印刷知识的专业人员以及 非印刷专业人员,通过高精度扫描仪复制的方法对数字化防伪票据以及标识进行伪造的难易程度,映射成5种

防伪强度的指标。

"静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抠像"以及"动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抠像"指标标志抗击通过高精度扫描仪 以及人为介入的方法对数字化防伪票据或标识进行伪造的强度。同样,为量化这种强度,通过对网屏编码比较 熟悉的专业人员,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且具有印刷知识的专业人员以及非印刷专业人员,通过高精度扫描仪以

及人为介入的方法对数字化防伪票据以及标识进行伪造的难易程度,映射成5种防伪强度的指标。

5.6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指标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指标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指标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

指 标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点阵分布按图5~图15及公式(1)~公式(8)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对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2字节

信息埋入的载体

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印刷文档

信息内容

音频,图形以及视频图像的检索代码,或防伪代码

识别器读取面积

≥C2.5 mm

读取与播放响应时间

≤0.2 S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表B . 3,为A级

印刷质量

平板印刷品按GB/T 7705、凸版印刷品按GB/T 7706、凹版印刷品按

GB/T 7707和柔性版印刷品按GB/T 17497进行

GB/T 29260—2012

6 试验方法

6.1 打印机、复印机及一体化机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6.1.1 浮字或沉字功能试验方法

浮字或沉字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1。

表11 浮字或沉字功能试验方法

浮字或沉字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点阵尺寸与间隔以及网线角度

底纹反射密度值的一致性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对浮字底纹与沉字底纹进行反射密度对比

浮字或沉字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对标准白板与浮字或沉字底纹反射密度进

行对比

浮字或沉字的复印效果

将被试验印刷品,分别放在5个不同品牌的复印机上进行复印,将效果最好

的和效果最差的除去,对剩下的复印件用目视观察

浮字或沉字的隐形性效果

选出5名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和5名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非专 业人员,分别进行目视观察

6.1.2 禁止复印功能试验方法

禁止复印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2。

表12 禁止复印功能试验方法

禁止复印功能

试 验 方 法

点阵分布

用大于40倍的读数显微镜观察测试点阵尺寸与间隔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将A4、B5纸的被试验样品,分别在四个方向上剪去1/3,并分别用被试验

复印机复印测试,禁止复印功能有效

禁止复印文件的识别率

使用被试验复印机,将埋入禁止复印信息的图像,打印出100张作为被试验

样品,再使用被试验复印机进行复印测试,禁止复印功能有效。

将被试验样品分别旋转45°,90°,180°以及270°,再用被试验复印机复印测

试,禁止复印功能有效

非禁止复印文件的误识率

使用被试验复印机,将随机选择的图像打印出100张作为被试验样品,再使

用被试验复印机进行复印测试,禁止复印功能无效

禁止复印功能的响应速度

使用被试验复印机进行复印测试

6.1.3 追踪功能试验方法

追踪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3。

GB/T 29260—2012

表13 追踪功能试验方法

追踪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

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的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的密度

值进行对比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的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的密度

值进行对比

最小信息埋藏量

用被试验复印机打印出埋有30字节以上信息的文档文件,并用被试验复印

机、专用扫描仪、专用识别笔、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信息埋入载体

用被试验复印机打印出埋有30字节以上信息的底纹图像、图形、图像以及 文档文件,并用被试验复印机、专用扫描仪、专用识别笔、专用识读器进行

识读

信息内容

用被试验复印机分别打印出埋有年、月、日的打印日期,计算机用户名,打 印机型号等信息的A4或B5纸文档文件,并用被试验复印机、专用扫描仪、

专用识别笔、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用被试验复印机分别打印出埋有信息的A4或B5纸的文档文件,在任意方 向剪去1/3并用被试验复印机、专用扫描仪、专用识别笔、专用识读器进行

识读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

按 附 录 B

6.1.4 自动读取功能试验方法

自动读取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4。

style="width:0.55334in;height:0.5467in" />表14
自动读取功能试验方法

自动读取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

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其值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其值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用被试验复印机、打印出埋有2000字节以上信息的文档文件,并用被试验

复印机、专用扫描仪,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信息埋入载体

用被试验复印机、打印出埋有2000字节以上信息的刷底纹图像、印刷图 形、印刷图像以及印刷文档文件,并用被试验复印机、专用扫描仪、专用识

读器进行识读

信息内容

用被试验复印机、分别打印出埋有任意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A4或B5

纸的文档文件,并用被试验复印机、专用扫描仪、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用被试验复印机、分别打印出埋有2000字节以上信息的A4或B5纸的文 档文件,在任意方向上剪去1/8,并用被试验复印机、专用扫描仪、专用识读

器进行识读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

按 附 录 B

GB/T 29260—2012

6.2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5。

表15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移动通讯(手机)终端信息识别

防伪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

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其值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反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其值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使用印刷或打印的方法分别在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中埋入6字节以上的信

息,用被试验手机直接读取

信息埋入载体

使用印刷或打印的方法分别在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中埋入信息,用被试验

手机直接读取

信息内容

使用印刷或打印的方法分别在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中埋入网址信息或防

伪信息,用手机直接读取

最小可承载有效信息的图像尺寸

使用印刷或打印的方法分别在9mm×12 mm以上的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

中埋入6字节以上的信息,用手机直接读取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按附录B

6.3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6。

表16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扫描仪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

最小信息埋藏量

使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分别在印刷底纹、印刷图形、印刷图像、印刷文档中埋

入500字节以上信息,用被试验扫描仪直接读取

信息埋入载体

用专用复印机打印出埋有500字节以上信息的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

刷图像以及印刷文档文件,并用被试验扫描仪直接读取

信息内容

使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分别在印刷底纹图像、图形、文字中分别埋入文字、图

形、声音信息,用被试验扫描仪直接读取

防破损与污染的能力(鲁棒性)

使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分别印刷出在A4以及B5尺寸的图像中埋入500字

节以上信息的图像,在任意方向上剪去1/8,用被试验扫描仪直接读取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

按 附 录 B

GB/T 29260—2012

6.4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7。

表17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照相机和影像模组图像专用读取

装置信息识别防伪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

调幅与调频点阵形式底纹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其值应在0.13~0.28范围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值进

行对比,其值应在0.08~0.12范围

最小信息埋藏量"

使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分别在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印刷文字

中埋入6字节以上信息,用被试验照相机或专用识别器直接读取

信息埋入的载体

使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分别在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以及印刷

文档中埋入信息,用被试验照相机或专用识别器直接读取

信息内容“

使用印刷或打印的方法分别在彩色图像或单色图像中埋入票据信息、标识

信息、证书(件)信息等防伪信息,用被试验照相机或专用识别器直接读取

最小可承载有效信息的图像尺寸

使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分别印刷出在3mm×4 mm以上尺寸的图像中埋入

6字节以上信息,用被试验照相机或专用识别器直接读取。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

按 附 录 B

"最小信息埋藏量"所标注的数值是最小值,实际上可以根据要求实现相当大信息的读取,因此可根据产品测

试中识别器的有效面积,印刷精度等实际要求的指标来决定。

6.5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8。

表18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

值进行对比

网点与防伪点之间的图像颜色与色差

用gretagmacbeth Eye-One色差仪测定,将信息点与防伪点的LAB值

进行比较

最小可读出十进制防伪代码的位数

在14位十进制代码中随机抽取任意50个代码进行可变信息印刷制成

样品,用专用扫描仪,专用识读笔,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防高精度扫描复制

选出5名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5名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 具有印刷知识的专业人员,5名非印刷专业人员分别使用4800dpi以上 的扫描仪对样品进行扫描,制版印刷出被试验样品,用专用扫描仪,专

用识读笔,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GB/T 29260—2012

表18 ( 续 )

网屏编码数字化防伪功能

试 验 方 法

静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抠像

(防止通过高精度扫描,将图像放大通过人 工介入的方法将网屏编码网点抠出,达到非

法复制的目的)

选出5名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5名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 具有印刷知识的专业人员,5名非印刷专业人员分别使用4800dpi以上 的扫描仪对样品进行扫描,并放大到屏幕上,通过图像处理,人工介入 等方法,将网屏编码图像抠出,并制版印刷出试验样品,用专用扫描

仪,专用识读笔,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动态网屏编码防高精度扫描抠像

(防止通过高精度扫描,将图像放大通过人 工介入的方法将网屏编码网点抠出,达到非

法复制的目的)

选出5名对网屏编码比较熟悉的专业人员,5名对网屏编码不熟悉的 具有印刷知识的专业人员,5名非印刷专业人员分别使用4800dpi以上 的扫描仪对样品进行扫描,并放大到屏幕上,通过图像处理,人工介入 等方法,将网屏编码图像抠出,并制版印刷出试验样品,用专用扫描

仪,专用识读笔,专用识读器进行识读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见附录B

印刷质量

平板印刷品按GB/T 7705、凸版印刷品按GB/T 7706、凹版印刷品按 GB/T 7707、柔性版印刷品按GB/T 17497和票据印刷品按CY/49.1~

49.4进行

6.6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试验方法见表19。

1 9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试验方法

印刷多媒体防伪功能

试 验 方 法

构成底纹的点阵形式

通过40倍以上带刻度的显微镜直接观察

相位调制点阵形式底纹的密度值

用SpectroEye分光光度计测定,被测底纹反射密度值与标准白板密度

值进行对比

最小信息埋藏量

使用印刷机或打印机分别在印刷底纹图像、图形、文字中埋入6字节以

上信息,用被试验的或专用识读笔试验

信息埋入的载体

分别在印刷底纹图像、印刷图形、印刷图像、印刷文档中分别用网屏编

码埋入不同的代码,并对应不同声音,用被试验的或专用识读笔试验

信息内容

分别在不同的印刷图像的区域中分别用网屏编码埋入不同的代码,并

对应声音,图形以及视频图像,用被试验的或专用识读笔试验

识别器读取面积

用笔尖心2.5 mm以上的被试验的或专用识读笔试验

读取与播放响应时间

分别在不同的印刷图像的区域中分别用网屏编码埋入不同的代码,并

对应不同声音用被试验的或专用识读笔试验,无迟钝感觉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按附录B

印刷质量

平板印刷品按GB/T 7705、凸版印刷品按GB/T 7706、凹版印刷品按

GB/T 7707和柔性版印刷品按GB/T 17497进行

GB/T 29260—2012

A

(规范性附录)

多比特信息代码

A.1 多比特信息代码

多比特信息代码,应符合4进制多比特网屏编码表 A.1 规定。

A.1 4 进制多比特网屏编码

权的表示

比特值的表示

10进制数值的表示

4'

2比特

4

42

4比特

16

43

6比特

64

4⁴

8比特

256

45

10比特

1024

4⁶

12比特

4096

47

14比特

16384

48

16比特

65536

18比特

262144

410

20比特

1048576

4"

22比特

4194304

412

24比特

16777216

413

26比特

67108864

4'+

28比特

268435456

415

30比特

1073741824

416

32比特

4294967296

4'?

34比特

17179869184

418

36比特

68719476736

419

38比特

274877906944

420

40比特

1099511627776

42!

42比特

4398046511104

422

44比特

17592186044416

423

46比特

70368744177664

4²+

48比特

281474976710656

425

50比特

1125899906842624

GB/T 29260—2012

B

(规范性附录)

网屏编码符号质量

本附录参照JIS X0510
的基本规范提出了网屏编码符号质量评价的独立要求,以便定量的规范网

屏编码符号质量。

B.1 获取测试图像

网屏编码网点的点(以下简称:符号)的测试必须模拟典型的识读环境,应使用针对每一网屏编码的
网格可对应九个以上像素的识别器的图像传感器来获取网屏编码图像,即识别器的精度要大于三倍的

网屏编码一个符号尺寸的分辨能力。照明的不均匀度应小于10%,照明光的波长应使用在波长

700 nm~800nm
之间的近红外不可见光,光源须至少从两侧以45°入射,均匀地照射网屏编码。识读
器的图像传感器,采用固定聚焦,应在测试符号中心轴线垂直于符号平面的方位上获取图像,网屏编码
的整体必须足够的被包括在识读器的图像传感器的视场范围内,识读器的图像传感器,在读取多值图像
中不应产生灰度级上的失真,所使用的透镜光学失真最小,透射率最高,并且适合于在良好聚焦状况下
获取网屏编码网点的点(包括空白网格)。

B.2 符号参数的评估

B.2.1 符号反差

在灰度图像中,统计符号区域内像素值的灰度分布,选出像素中最暗的10%和最亮的10%,计算最

暗10%的灰度算术平均值和最亮10%的灰度算术平均值,这两个平均值的差就是符号反差SC。

确定符号反差等级如下:

SC≥70% 为 5 级 ;

70%>SC≥55% 为 4 级 ;

55%>SC≥40% 为 3 级 ;

40%>SC≥20% 为 2 级 ;

SC\< 20% 为1级。

符号反差测试衡量符号内深色网点的点和浅色网格的反射状态,是否在整个符号中一直有足够

差别。

B.2.2 打印扩散度

a) 按 B.2.1
计算10%亮、暗灰度,算出平均值的中值,以此结果作为阈值将该多值图像变换成一

个二值图像。

打印扩散度就是符号中深色网点的点的边缘因油墨扩散而侵占到浅色网格区域的程度,或是
浅色网格侵占到深色网点的点的区域的深度,是影响识读性能的一个重要的过程质量指标。

以孤立的深色网点的点的尺寸D 作为参考评价目标参数。

将测量值 D 归一化,按公式(B.1) 和公式(B.2) 计算:

当 D>DNoM

D'=(D-DNoM)/(DxAx-Dm) … … … … … … … …(B. 1)

当 D≤DNoM

D'=(D-DxoM)/(DxoM-Dw)

公式(B.1) 和公式(B.2) 中 :

D —— 实际测量的单个网点的点的尺寸;

DNoM— 单个网点的点的标称尺寸;

Dwn—— 最大公差值;

GB/T 29260—2012

… … … … … … … …(B.2)

DmAx—— 最小公差值。

b) 确定打印扩散度的等级如下:

-0.50≤D'≤0.50 为 5 级 ;

(一0.70≤D'≤0.70)且(D'\<-0.50 或 D'>0.50) 为 4 级 ;

(-0.85≤D'≤0.85)且(D'\<-0.70 或 D'>0.70) 为 3 级 ;

(-1.00≤D'≤1.00)且(D'\<-0.85 或D'>0.85) 为 2 级 ;

D'\<-1.00 或 D'>1.00 为1级。

B.2.3 轴向不一致性

a) 网屏编码的信息模组是正方形的,轴向不一致性用来衡量网屏编码信息模组
X 方向尺寸与Y 方向尺寸的差异度。对每个网屏编码信息模组,取其中心点,在
X 方向与Y 方向上分别统计

相 邻 网 屏 编 码 信 息 模 组 中 心 点 的 间 距 的 平 均 值 XAvG 和
YAvg, 轴 向 不 一 致 性 , 按 公 式(B.3)

计算:

AN=ABS(XAvG-YavG)/((XAvG+YAvG)/2) … … … … … …(B.3)

式中:

AN —— 轴向不一致性数值;

XAvG —X 方向上相邻网屏编码信息模组中心点的间距的平均值;

YAvG ——Y 方向上相邻网屏编码信息模组中心点的间距的平均值;

ABS()—— 求绝对值的函数。

b) 确定轴向不一致性等级如下:

当AN≤0.06

当AN≤0.08

当AN≤0.10

当AN≤0.12

当 AN>0.12

B.2.4 基准网点不一致性

为5级;

为 4 级 ;

为 3 级 ;

为 2 级 ;

为 1 级 。

a)
在使用高速喷墨印刷机时,由于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各个网点的点是由复数个喷嘴独立喷成
的,因此,网屏编码信息模组中的信息网点中的点与基准网点的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会被破坏,
这是影响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的识别的一个原因,加之同普通二维条码相比,
一个网点的点的尺 寸要远远小于一个二维条码的一个符号(Symbol)
的尺寸,所以应该引进基准网点不一致性

指标。

设网屏编码的信息模组的 i个网点的点在X 方向与Y
方向上与所对应的基准网点的点映射 到该网点上的距离为2x;
和dy;(i=1,2,…,k), 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为

DUS, 基准网点不一致性,按公式(B.4) 计算:

style="width:3.17341in;height:1.6533in" />GB/T 29260—2012

SDN=Max{ABS[(dx;-DUS)/DUS],ABS[(Jy;-DUS/DUS]}i(i=1,2, …,k)

… … … … … … … … … …(B.4)

式中:

SDN — 基准网点不一致性数值;

3x; ——X 方向上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第i
个网点的点与所对应的基准网点的点映射到该网

点上的距离;

2y; —Y 方向上网屏编码信息模组第i
个网点的点与所对应的基准网点的点映射到该网

点上的距离;

DUS — 给定印刷精度所对应的单位尺寸(1 in/dpi), 单位为毫米(mm);

ABS()—— 求绝对值的函数。

b) 确定基准网点不一致性等级如下:

当 SDN≤10

当 SDN≤20

当 SDN≤30

当 SDN≤40

当 SDN>50

为 5 级 ; 为 4 级 ; 为 3 级 ; 为 2 级 ;

为 1 级 。

B.2.5

误校验的概率

B.2.5. 1

校验方式的选择

本附录涉及网屏编码可使用普通二维条码的 Reed-Solomon
纠错方法。但在防伪领域中,由于网
屏编码受读取窗口面积小的限制,读取信息量较少,因此不能设置过多的纠错位,不宜采用
Reed-

Solomon 纠错算法,宜采用代码校验方式。

代码校验通常采用奇偶校验方法,校验结果仅有奇数和偶数两种,误校验概率为50%。

网屏编码校验采用加法去模代码校验法和乘法去模代码校验法。

B.2.5.2 加法去模代码校验法

a) 原理:将各个信息点阵所对应的数值进行累加,当大于模A
的值时,就减去模A, 直到所有的
信息点阵的数值累加完成,最后所剩下的相当于一个信息点阵的数值,即可作为校验数值R",
可使用一个信息点表示校验数值 R",
并同校验数值进行比对,以达到校验目的。

b) 校验:设网屏编码一个网点所表示的多比特信息为 A
比特,可设代码的数据模为A, 如 图 7 ~ 图13网屏编码信息点阵的数据矩阵为
D 及 d,=0,1, …,A- 1,(i=1,2, …,m,j=1,2, … ,

n), 这里,m 为垂直信息点阵个数,n 为水平信息点阵个数,按公式(B.5)
计算:

……………… ……… (B.5)

则数据矩阵D 的代码值,按公式(B.6) 计算:

V=d ×A⁰+d₁₂×A¹+ …+d×A“¹+d₂×A"+d₂₂×A"++ …

+d₂×A²1+ …+dm×A( D"+dm×A“D+1+ …+dm×A- … … …(B.6)

设 γm初始为0,γ,为运算过程值,Y, 为运算结果值。加法去模代码校验值R",
按公式(B.7) 计算:

style="width:2.4533in;height:0.70664in" /> … … … … … … … … … …(B.7)

style="width:2.16003in;height:0.74668in" />

在公式(B.7) 的运算中,设:

Yi=Y- 1.- 1+d

由公式(B.8) 和公式(B.9) 的迭代运算,

style="width:2.68662in;height:0.83336in" />

GB/T 29260—2012

…… … …………… (B.8)

…… … … ……… (B.9)

B.2.5.3 乘法去模代码校验法

a) 原理:将各个信息点阵所对应的数值进行相乘,当大于模A
的值时,就反复减去模 A, 直到

\<A,
当所有的信息点阵的数值相乘完成后,所剩下的相当于一个信息点阵的数值,即可作

为校验数值R", 可使用一个信息点表示校验数值 R",
并同校验数值进行比对,以达到校验

目的。

b) 校验:设网屏编码一个点阵所表示的多比特信息的最大数值为A,
可设代码的数据模为 A, 如

图7~图13网屏编码信息点阵的数据矩阵为D 及d,=0,1, …,A- 1,(i=1,2,
…,m;j=1,2,

…,n), 这里,m 为垂直信息点阵个数,n 为水平信息点阵个数,
γo初始为1,,为运算过程值, Y,为运算结果值。由公式(B.5) 和公式(B.6),
则乘法去模代码校验值R", 按公式(B. 10)

计算:

style="width:2.14681in;height:0.71346in" /> …… …… ………… (B.10)

在公式(B. 10) 的运算中,设:

Y,=Y=1- 1×d …………… ………… (B.11)

按照公式(B. 11),
在进行乘法去模代码校验的迭代运算中,,乘积有可能大于几倍数模A 的值,如
公 式(B. 12), 这时就需要减去复数个数模。公式(B. 12) 中 的 γ , =x-A
表示将γ,减去数模A 再 置 回

到 中 , 直 到 γ\<A。

style="width:3.24673in;height:0.83336in" /> ……… ……………… (B.12)

B.2.5.4 加法、乘法去模代码校验法

按条件概率理论,设A
为数模值,加法去模与乘法去模代码校验的误校验概率均为1/A², 如 果 同
时采用加法去模与乘法去模代码校验这两种校验方式,则误校验的概率均为1/A⁴,
大 大 提 高 了 校 验

精度。

例1:数模为4的网屏编码的加法去模代码校验方法

由公式(B.4) 、 公 式(B.5) 和 公 式(B.7)~ 公 式(B.9),
加法去模代码校验值 R", 按 公 式(B. 13) 计 算 :

则 :

style="width:2.46651in;height:0.7455in" />

Y,=Y-i- 1+d

style="width:2.43992in;height:0.7865in" />

……………

………… (B.13)

例2:数模为4的网屏编码的乘法去模代码校验方法

由公式(B.5)~ 公 式(B.6) 和 公 式(B. 10)~ 公 式(B. 12),
乘法去模代码校验值R", 按 公 式(B. 14)

计算:

… … … … … … … … … …(B. 14)

GB/T 29260—2012

则 :

Yu=Y- 1.- 1×d

style="width:3.11331in;height:0.81334in" />

B.2.5.5 代码校验方法的比较

a) 五种代码校验方法的误校验概率比较,应符合表 B. 1 规定。

表 B. 1 五种代码校验方法的误校验概率比较

代码校验方法

误校验率

单方向奇偶校验

25%

双向奇偶校验

6%

加法去模校验,数模值为4

6%

乘法去模校验,数模值为4

6%

加法乘法双重校验,数模值为4

0.4%

b) 设 UEC 为误校率值,则代码校验误校率的评价级别如下:

当 UEC≤0.4%

当 UEC≤6%

当 UEC≤25%

当 UEC≤50%

当 UEC>50%

为 5 级 ;

为 4 级 ;

为 3 级 ;

为 2 级 ;

为 1 级 。

B.2.6 信息埋入隐形性

网屏编码埋入信息后,对印刷图像的质量所产生的影响的评价,其信息埋入隐形性级别,应符合

表 B.2 的规定。

表 B.2 信息埋入隐形性级别

信息埋入隐形性

级别

效果评价

完全观察不出

5级

优秀

通过改变方向,专业人员仔细观察才能稍微看出,而非专业人员观察不出

4级

良好

专业人员可直接观察出,而非专业人员通过改变方向仔细观察才能看出

3级

一般

非专业人员可直接观察出

2级

较差

非专业人员可容易观察出

1级

B.2.7 符号级别

符号级别(整体评价):应符合表 B.3 的规定,综合各项测试指标而确定的。

GB/T 29260—2012

B.3 符号级别(综合评价)和测试指标

符号级别

测试指标

综合

评价

符号反差

打印扩散度

轴向

不一致性

基准网点

不一致性

误校验率

隐形性

A

(优秀)

SC≥0.70

-0.50≤D'≤0.50

AN≤0.06

SDN≤ 10

UEC≤0.4%

5级

优秀

B

SC≥0.55

-0.70≤D'≤0.70且

D'<-0.50或D'>0.50

AN≤0.08

SDN≤ 20

UEC≤6%

4级

良好

C

SC≥0.40

-0.85≤D'≤0.85且

D'<-0.70或D'>0.70

AN≤0.10

SDN ≤ 30

UEC≤25%

3级

一般

D

SC≥0.20

-1.00≤D'≤1.00且

D'<-0.85或D'>0.85

AN≤0.12

SDN ≤ 40

UEC≤ 50%

2级

较差

E

SC<0.20

D'<-1.00或D'>1.00

AN>0.12

SDN> 40

UEC> 50%

1级

注:符号级别(综合评价)的评定,按上述诸项指标完全符合为原则,当有一项不满足时,自动降级即符号整体(综

合评价)的级别由上述诸项指标中最低项目级别决定。

延伸阅读

更多内容 可以 GB-T 29260-2012 网屏编码防伪技术条件. 进一步学习

联系我们

DB4101-T 69-2023 悬铃木插干育苗技术规程 郑州市.pdf